在金融贷款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套路,消费者应当警惕并避免陷入这些陷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贷款诈骗套路:
阴阳合同
贷款合同金额高于实际放款金额。
目的是让费率符合国家标准,逃避审查。
砍头息
从贷款本金中先扣除一部分钱。
实际到手的金额少于贷款申请的金额。
捆绑销售
办理贷款时要求购买其他产品或服务。
如房贷时要求办理理财产品,车贷时要求购买保险。
贷前收费
以各种理由收取手续费、打点费、保证金等。
合法贷款机构通常不会在放款前收取费用。
低息诱惑
广告宣传的利率可能低于实际利率。
隐藏费用和条件,导致实际利率升高。
高额罚息
贷款合同中包含高额罚息条款。
逾期还款将面临巨额罚息。
虚假宣传
夸大宣传、虚假承诺。
如承诺无抵押、无担保,实际上仍需担保物或个人信用资料。
身份盗窃
盗取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贷款。
借款人发现信用记录被滥用,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无息贷款
声称无息贷款,实则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等。
只要身份证就能贷款
贷款平台需要评估还款能力和信用。
仅需身份证通常意味着高利贷或个人信息盗用。
先付钱再放贷
要求借款人提前支付费用,如申请费、保证金等。
支付费用后可能无法获得贷款。
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所有费用,并通过正规渠道了解贷款产品的真实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报警